TC22R 集成手持式 RFID 读写器

采用轻便的全触控设计,轻松追踪资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简单、直观和高效的资产追踪设备可助您保持出色表现。Zebra TC22R 集成手持式 RFID 读写器采用集成、轻便、全触控设计,可帮助员工长时间追踪资产和库存。使用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轻松快速采集数据,这款一体式读写器具有出色的性能,每秒可读取多达 1300 个标签。

TC22R Integrated Handheld RFID Reader Spec Sheet Product Image

加速您的库存管理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带来持久的舒适感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将实时可见性与简单易用性相结合。这款轻便的读写器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周期盘点时时能减轻疲劳感。这款一体式紧凑设备还搭配可靠的 Zebra 软件,保证高性能。

简化的部署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提供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基于 Android 的解决方案,可以得到常用的 MDM 的支持,从而减少部署麻烦和管理开销。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带有先进的蓝牙和 Wi-Fi 功能,可轻松部署,为您的业务带来优势。

出色的性能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每秒可高速读取高达 1300 个标签,可以出色了解资产移动情况以及从第一英里到最后一英里或从商店前端到前端的实时数据。此外,由于 TC22R 手持式读写器内置集成 NFC 读写器,可协助移动 POS 应用程序,因此您可以轻松快速地采集数据。

易于连接

凭借 Wi-Fi 6 和蓝牙功能,TC22R 手持式读写器很容易在网络中使用和管理。部署设备仅需要少量的培训时间,使您能够缩短部署时间并简化配置。

出色发挥您的 RFID 投资价值——在RFID 领域表现出色

Zebra 有更多已安装的固定式、手持式和通道式 RFID 系统,因此,选择一款服务于多种行业及部分全球大型公司的可靠的 RFID 产品,可令您安心。您可以借助我们的先进技术来提高 RFID 解决方案的性能。

TC22R Integrated Handheld RFID Reader Spec Sheet Compatible Icons:  Wi-Fi 6 Certified, Android Enterprise Recommended

要了解有关TC22R 集成手持式 RFID 读写器的更多信息,
请访问 www.zebra.com/tc22r

 

规格

物理参数

尺寸5.7 英寸 高 x 3.3 英寸 宽 x 6.96 英寸 长
14.5 厘米高 x 8.4 厘米宽 x 17.7 厘米长
重量20.07 盎司 / 569 克
显示屏 6.0 英寸 彩色全高清 (1080 x 2160);LED 背光;450 尼特
触控屏多模式电容式触控,支持直接使用手指或戴薄手套输入
电源 用户可拆卸、快速释放、可充电的 7000 毫安锂离子电池,带PowerPrecision+,用于实时电池指标 
网络连接WLAN、WPAN
通知提示音、振动 
指示灯解码 LED 灯、电池状态 LED 灯、蜂鸣器
键盘屏幕键盘
按钮用户可编程按钮,用于条码扫描(默认)、PTT 或其他用途、音量调高/调低、电源
用户输入 三功能用户可编程触发器
接口端口USB 3.1(底部 Type C),Super Speed
(主机和客户端)

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14°F 至 122°F/-10°C 至 +50°C
储存温度-40°F 至 158°F/-40°C 至 +70°C
IP 密封等级 IP65
湿度5–95% 无冷凝
静电放电±15 kV 空气放电
±8 kV 直接放电 
翻滚规格室温条件下,500 次翻滚(1000 次跌落,1.6 英尺/0.5 米)
跌落规格可承受多次从 5 英尺/1.5 米高处跌落至混凝土地面的冲击

性能参数

CPU5430 六芯 2.1 GHz
操作系统Android;如需了解支持的版本,请访问:
www.zebra.com/android-versions
存储6 GB 内存 /64 GB 闪存

RFID 参数

支持的标准EPC Class 1 Gen 2;EPC Gen 2 V2
RFID 引擎先进的 Zebra 无线电技术
最高 RFID 读取速率高达 1,300 标签/秒
额定 RFID 读取范围 - 集成天线40 英尺 / 12.2 米
频率范围和 RF 系统功输出美国:902–928 MHz;0–36 dBm (EIRP)
欧盟:865–868 MHz;0–33 dBm (ERP)
916.3、917.5 和 918.7 MHz;0–36 dBm (ERP)
日本:916–921 MHz(带 LBT),0–36 dBm (EIRP)
集成 RFID 天线增益4 dBi

数据采集

扫描SE4710 一维/二维扫描引擎
摄像头后置 1600 万像素摄像头,前置 500 万像素摄像头
近场通信 (NFC)NFC ISO 14443 A 类和 B 类;Mifare、FeliCa 和 ISO 15693 卡,NFC Forum 标签 2、3、4、5;主机卡模拟,非接触式支付支持
UHF RFID请参阅 RFID 参数部分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无线电IEEE 802.11a/b/g/n/ac/d/h/i/r/k/v/w/mc/ax;2x2 MU-MIMO,Wi-Fi 6E (802.11ax);Wi-Fi 认证;Wi-Fi 6 认证;同步双频;IPv4、IPv6
数据速率6 GHz:802.11ax — 20 MHz、40 MHz、80 MHz、160 MHz — 可达 2,402 Mbps;5 GHz:802.11a/n/ac/ax — 20 MHz、40 MHz、80 MHz、160 MHz — 可达 2,402 Mbps;2.4 GHz:802.11b/g/n/ax — 20 MHz 可达 286.8 Mbps
工作信道信道 1–13 (2,401–2,483 MHz):1、2、3、4、5、6、7、8、9、10、11、12、13;信道 36–165 (5,150–5,850 MHz):36、40、44、48、52、56、60、64、100、104、108、112、116、120、124、128、132、136、140、144、149、153、157、161、165;信道 1–233 (5,925–7,125 MHz);信道带宽:20/40/80/160 MHz;实际工作信道/频率和带宽视规定和认证机构而定。
快速漫游PMKID 缓存;Cisco CCKM;802.11r;OKC
安全和加密WEP(40 位或 104 位);Enhanced Open (OWE);WPA/WPA2 Personal(TKIP 和 AES);WPA3 Personal (SAE);WPA/WPA2 Enterprise(TKIP 和 AES);WPA3 Enterprise (AES) - EAP-TTLS(PAP、MSCHAP、MSCHAPv2)、EAP-TLS、PEAPv0-MSCHAPv2、PEAPv1-EAP-GTC、LEAP、EAP-PWD;WPA3 Enterprise 192 位模式 (GCMP256) - EAP-TLS
认证Wi-Fi 联盟认证:Wi-Fi CERTIFIED n、Wi-Fi CERTIFIED ac、Wi-Fi CERTIFIED 6 (Wi-Fi 6E)、WPA2-Personal、WPA2-Enterprise、WPA3-Personal、WPA3-Enterprise(包括 192 位模式)、Protected Management Frames、Wi-Fi Enhanced Open、WMM (Wi-Fi Multimedia)、WMM-Power Save、WMM-Admission Control、Voice-Enterprise、Wi-Fi Direct、Wi-Fi Agile Multiband、Wi-Fi QoS Management、Wi-Fi Optimized Connectivity、Passpoint

无线 PAN

蓝牙 二类,蓝牙 v5.2 

合规性

电气安全 IEC 62368-1(第 2 版)
IUL 62368-1,第二版,CAN/CSA-C22.2
No. 62368-1-14 
RFI/EMI/EMCFCC 第 15 部分第 B 子部分 B 类;ICES 003 B 类;EN 301 489-1;EN 301 489-3;EN 55035;EN 55032 B 类;EN 60601-1-2
射频暴露欧盟:EN 50364、EN 62369-1、EN 50566、EN 62311;美国:FCC 第 2 部分。1093 OET 第 65 号公告补充条款 C;加拿大:RSS-102 
RFIDEU EN 302 208、FCC 第 15 部分第 C 子部分;加拿大:RSS-247

脚注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产品声明均基于 Zebra 的内部测试。产品个体有差异,具体以实物为准。

市场和应用

零售和酒店服务业

  • 库存周期盘点
  • 移动 POS 服务
  • 商品查找

轻工制造业

  • 产品和组件追踪
  • 半成品

运输和物流

  • 库存周期盘点
  • 装载验证
  • 入库/出库验证

Zebra 文字商标及图形商标是斑马技术 (Zebra Technologies) 的注册商标,已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注册。Android 是 Google LLC 的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2025 Zebra Technologies Corp. 和/或其关联机构版权所有。

05/12/2025 HTML